制造业是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培养能力日益增强、激励机制更加健全。产业工人队伍已经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产业工人,活跃在生产制造领域最前沿。但我们也要看到,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大国加快迈向制造强国的人才需求相比,我国高素质产业工人依然存在数量不够大、结构不够优、领域不够广、企业培养动力不够强等问题。
壮大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助力高质量发展,各地要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通、科教融汇,培育扩大高素质专业化产业工人数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到一线“干中学”,加快产业工人创新能力培养,塑造发展澎湃动能。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助力产业工人化“工”为“匠”,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相匹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同时,要加强技能型人才政策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的人才生态。应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注重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让产业工人晋升有空间、发展有奔头。进一步完善产业工人工资决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切实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提高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技能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是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反映。要加速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产业工人队伍,培养一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