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
最近两年,基金的亏钱效应带来基民被套,大家普遍把火浇在基金公司身上,认为是基金公司在市场高位拼命发新基金,以此扩大规模多收管理费,其实,市场高位发新基金固然基金公司有责任,但销售渠道的责任也不可推卸。要改变基金的销售生态,改变基民的购买基金行为,实现基金产品的“逆向销售”,必须改变渠道的销售模式和盈利模式。
销售渠道的“强势”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25年,以银行为代表的销售渠道,对基金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在基金业发展的初期阶段,老百姓甚至连基金的基本常识都不了解,不大可能主动去购买基金产品,以银行为代表的销售渠道,拥有遍布全国的网点,无数渠道客户经理向投资人介绍基金、推荐基金产品,使得基金这一新鲜事物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投资者所了解。借助股票市场牛市的东风,基金更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可以说,以银行为代表的销售渠道,对中国基金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但随着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体量越来越大之后,尤其是基金公司陷入规模比拼战,使得销售渠道的强势地位越来越凸显。基金公司为了卖出更多的基金产品,必须借助银行等销售渠道强大的网点和客户经理资源,由此,银行渠道收取的尾随佣金越来越高,甚至占据了新基金管理费的很大比例,银行等销售渠道的强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银行等销售渠道掌握一手客户资源,基金公司是无法直接接触到基金持有人的,甚至基金公司都无法从银行等销售渠道获取客户的基本资料,如此一来,银行等销售渠道对客户资源的把控度就越来越强,基金公司想要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服务好客户,也无法第一时间做到。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谁掌握的银行等渠道资源多,谁家就可能卖出更多的基金产品,谁家规模就越大。所以,基金公司拼命和银行等渠道搞好关系,助长银行等销售渠道的强势地位。
二是渠道对基金产品销售的干预越来越多。市场越是疯狂,赚钱效应就越强,就越好发新基金,尽管这个时候风险也越大,但追涨杀跌就是人的天性使然。基金公司什么时候发新产品,发行何种类型的产品,银行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比如某位基金经理最近半年来业绩很好,银行等渠道便会要求基金公司再给这位基金经理“定制化”发行一只新基金产品。但经验证明,基金经理业绩最好的时候,往往又是风险越大的时候,说明基金经理的风格做到了极致化,市场随时有可能发生风格转化。再比如股市低迷时,比较适合发权益类产品,但银行等渠道觉得股票基金没人买,没有销量,便要求基金公司发行容易上量的债券等固收类基金。
划清资产管理
和财富管理的界限
实际上,基金销售渠道对基金产品发行的强势,使得市场高位发行新基金愈发严重,而此种情况的产生,又是与银行等销售渠道的利益直接挂钩的。
首先,银行等销售渠道代销基金,数量越多尾随佣金就越多,银行等渠道和新基金的规模是直接相关的,规模越大,银行等渠道的获利就越多,利益的驱使,会放大销售机构的贪欲,而罔顾市场风险的渐行渐近。每当市场高位时,在赚钱效应的火热氛围中,基金公司和银行等销售渠道合演的一幕幕新基金发售大戏,实际上是在不断集聚风险,这种新基金发行盛宴的表面繁荣,注定了未来会给基金持有人带来套牢的命运。
其次,银行等销售渠道负责基金销售的相关责任人,包括一线客户经理,变动很频繁,这就带来短期之内渠道为了完成利润指标,会极致化追求基金的销量,而极少顾及到基金持有人未来可能的收益和风险。实际上,基金销售人员是需要具备相当知识储备的,但渠道人才变动的高频率,使得基金销售的科学性、公正性削弱。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当务之急,是改变银行等基金销售渠道的考核模式,比如不能为了追求尾随佣金等费用,而极致化追求基金新发的规模,而是把银行等销售渠道的利益变现“后置化”。比如银行收取基金公司的尾随佣金等费用,包括基民购买基金的申购费、认购费、赎回费,都尽量往后移,也就是当基金持有人未来赎回基金时收取。同时引入基金持有人盈利情况的因子,比如持有人持有的时间越长,赚的钱越多,可以考虑适当多收取一点费用,而如果持有人没有赚钱甚至亏损,可以考虑少收甚至不收费用。当然,这种考虑模式确实很复杂,因为每个基金持有人的盈亏情况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系统加以解决。
一言以蔽之,银行等基金销售渠道在销售基金产品时,应该更多考虑到基金持有人的收益情况,银行等渠道要立足于做“财富管理者”,帮助客户做好资产配置,而不是单纯的销售机构。而基金公司更多承担“资产管理者”的职责,帮助客户做好资产管理,尽可能帮客户在牛市时获取正收益,在市场震荡和熊市时少亏钱,帮助客户控制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