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使用、开会签到、各种打卡、拍照留痕……几乎每天都不能少,明明属于自己私人物品的手机,少则装了三五个、多则装了十来个各级各部门的政务APP,被迫加入若干各级的微信工作群、关注若干政务微信公众号,一天到晚手机不停地响,时刻盯着各个政务APP、微信工作群,总是忙着“键对键”,不顾“面对面”……这是当下一些地方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日常。
原本应是借助信息技术简化工作流程、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不承想这些数字化应用软件和程序在使用过程中“走了样”、“变了味”,把“功夫”过多用在了指尖上,忽略了基层工作的实际效果,成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让广大基层干部深恶痛绝。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类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已经不新鲜,甚至一个部门不开发一个政务APP、建一个政务微信公众号都显得有些落后。于是开发政务APP、建政务微信公众号,推行功能更齐全、传输效率更高的网上政务服务,成为各地各级行政部门你追我赶的时髦。不可否认,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创新了服务方式,顺应了移动互联时代的办事效能需求,既方便了人民群众办事,又方便了上级掌握下级工作动态。不过,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究竟应该开发多少,每一款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能否将科技红利转化成造福人民的制度红利,到底是每天准时在政务APP或微信公众号上签到打卡等重要,还是真正干好具体工作更重要,确是需要上级有关方面认真考量的。
曾几何时,曾经时髦的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越来越沦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早在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一些政务APP变味走样、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的材料上作出“要摈除形式主义”的重要批示,明确指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发展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和症结,要求切实为基层减负。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需要从何做起?需要从群众实际需求做起,从基层工作实际需要做起。群众实际需求、基层工作实际需要,是开发推广使用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的根与本、水与源,群众没有实际需求、基层没空抓工作落实,开发推广使用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何来精彩?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只要能实现群众动动手指头,就能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政务事项、便民信息等,或实现一些民生小事的办理、民意的直达。尤其是面向基层的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不需要弄那么多虚招、花招,广大群众更需要基层干部走村串户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而不是沦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像曾经的个别地方的精准扶贫变“精准填表”一样可笑。
对于一些地方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的泛滥,有关部门应主动予以清理整顿,避免它们重蹈过去的“僵尸网站”覆辙,给基层干部带来新负担。比如,一些地方政务服务大厅,对于前来办事的群众,要求先要下载安装政务APP、注册使用并捆绑手机号、填写个人信息,才能办理相关事宜,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实际上,一个地方的政务APP的开发与推广使用应强化总体设计,而非各部门各自为政、各搞一套;应充分考虑群众需不需要、成本压力大不大、社会效益好不好,如何形成长效的维护更新机制,而不是一味地动辄让基层干部在上面打卡、签到之类的。
近年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日前,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当以此为契机,抓紧抓实抓细政务APP、政务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的清理规范工作,从源头上坚决彻底刹住“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之风。(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黄开团)
编辑:赵惜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