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间,新华保险(601336.SH)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人寿分别出资250亿元共同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该公司控股子公司新华资产与国寿资产分别出资500万元,共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人公司,担任上述私募基金公司的管理人。
私募基金将投向优质个股
新华保险公告称,此举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未来公司整体战略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加符合公司投资策略的长期投资资产,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告显示,该私募证券基金暂定名为鸿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由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1:1出资。基金管理人暂定名为国丰兴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试点基金期限为10+N年,基金初次备案期限为10年,在10年期届满后,可以通过变更备案方式进行延期,或经双方协商一致后退出。
中国人寿方面表示,该基金拟投资于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投资运作,根据市场形势把握建仓时机,动态优化策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和新华保险作为大型寿险公司,通过共同设立基金形式长期投资于优质上市公司,可以发挥双方投资优势,是进一步提升资产负债管理、优化投资方式的一种创新和尝试。同时,有利于发挥好保险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深度,实现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有利于稳定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的信心。私募基金具体可能投向回报相对稳健的高股息的个股。
业内人士表示,险资增配权益投资是其内在动力和必然选择,逻辑非常明确。但险资原有的权益投资上限并没有打满,因此不太可能通过这只私募基金去大幅加仓。另外,私募牌照比公募牌照限制多,没有税收优惠,不能公开宣传,对机构而言使用便利度并没有那么高。某种意义上,壮大了国家队属性的私募基金力量,要先降低预期。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长端利率下行趋势下,保险公司负债结构等因素决定了投资表现是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缺乏高收益、长久期资产,利率不断走低背景下,保险机构投资端压力不断增加,私募基金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与保险负债端存在较高匹配度。在经济下行期间,可缓解投资端压力,平滑投资收益。
保险资金支持资本市场
近半年来,有关部门已发布多个政策,鼓励保险长期资金入市。
今年9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下调了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的风险因子,引导保险资金更大力度地支持资本市场,引导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有关机构测算,该举措将释放约2000亿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10月3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长周期考核方式,为保险资金中长期价值投资进一步打开空间。当时,有专家测算,该举措或将释放万亿资金投入资本市场。
深圳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执行院长王兆江表示,保险巨头联手设立私募,对私募行业很可能起到鲇鱼效应,国内私募机构和险资配置风格差距很大,私募投资偏重收益,而险资投资注重平衡和稳健,在当前风险偏好降低的投资环境中,险资的投资策略产品将更具优势。
保险私募基金开展近八年
钛媒体APP了解到,保险资金设立私募基金试点,已在国内开展了将近8年时间,但两家大型险企共同成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尚属首次。
2015年,原保监会发布《关于设立保险私募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保险资金设立私募基金,范围包括成长基金、并购基金、新兴战略产业基金、夹层基金、不动产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以上述基金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母基金。私募基金的投资方向应当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和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和国家重大工程;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企业或产业;养老服务、健康医疗服务、保安服务、互联网金融服务等符合保险产业链延伸方向的产业或业态。
最近几年保险私募股权基金队伍快速壮大。多家险资机构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包括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国寿资本、国寿金石,平安创赢资本管理公司、太保私募基金公司、远见共创资本、人保资本股权以及北京泰康投资等。保险资管协会2019年开始公布保险私募基金的注册登记数据,当年注册规模为1050亿元。其后,2020年、2021年、2022年的注册登记规模分别为1339亿元、1071亿元、1218.28亿元,连续4年规模过千亿元。截至今年3月底,保险行业累计注册登记的保险私募基金77只,规模5516.58亿元。
工银安盛人寿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郭晋鲁表示,目前险资配置中,约6%的资金进行直接股权投资,约2%为间接股权投资,投资产品包括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保险私募基金、股权投资计划等。
新华保险表示,私募基金公司及基金管理人尚未设立,尚需履行相关公司治理程序、进一步探讨合资细节及办理注册登记等相关手续,具体实施情况和进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颜繁瑶 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