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离海不远,二十来岁的陶师正总是喜欢去海边看海玩船。当时的他并没想到,这片辽阔的海域将是自己未来要闯荡的“星辰大海”。
近日,港科大2024“十大准独角兽”榜单发布。凭借持续引领船舶电动化与智能化的革新,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逸动科技”)成为上榜企业之一。
作为逸动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陶师正当年与同窗边读研边创业。如今,公司已经成为电动船外机产品出货量达全球领先、覆盖全球超60个国家和地区的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在崇尚学术自由、科技创新的氛围里,港科大陆续走出一批锐意创新的“独角兽”军团和创业队伍。陶师正的创业想法,正是来自于学校创业文化的熏陶以及师门的直接引导。
2008年,陶师正成为港科大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生,2012年师从李泽湘继续深造。李泽湘是港科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被称为“大疆教父”、科创界“扫地僧”。其成立3126实验室,曾孵化出大疆、云鲸智能、正浩创新、海柔创新等一众独角兽企业。
在那个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实验室里,陶师正做着师兄师姐们做过的实验,最终跟他们一样走上创业的道路。尽管在他和其他三名同学起步的时候,大疆人数还不到百人,李群自动化也只有十几个人,但前辈们的魄力足以让陶师正激动不已。
“大家经常会聚焦产品、团队管理等方面进行交流,学校也会请创业的前辈回来开讲座。看到师兄师姐们用心打磨、亲手打造的产品受到全球用户的喜欢,这是创业者最享受的过程,我们也希望能够复制同样的成功。”陶师正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说。
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将发展新能源汽车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改变中国汽车面貌的产业大变革拉开序幕。陶师正感受着风吹来的方向,将目光聚焦在当时仍算冷门的电动船舶赛道。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跟李泽湘教授进行了很多讨论,做了很多调研,觉得这个市场有很大的前景,也没什么人在做,跟我们电子机械的专业方向非常接近,当时就定下了这个创业方向。” 陶师正回忆说。
2012年下半年,陶师正与团队从小型橡皮艇、帆船起步研发船舶动力系统,前两年都在港科大校园实验室里进行基础性的研究设计工作。2015年团队正式从学校搬到东莞松山湖,并将公司总部定址于此。发展至今,产品也逐渐从小功率段船艇电力推进设备,拓展到面向数百人大型船只所需的船舶电力推进系统集成服务。
如果梳理陶师正和其师兄师姐的创业历程,可以发现很多共性点:这群年轻人梦想着通过创新技术和产品推动世界的改变,在校时就参加全球机器人大赛等国际大赛崭露头角,在热爱的领域钻研打磨,与前行者积极交流少走弯路等等。
但跟其他初创团队一样,逸动科技也曾在创业的路上吃过亏。比如,学理工科的学生出来创业容易有工程师思维,或者说学生思维,而忽略了对用户和产品有足够深入的理解。
刚开始时,满是雄心壮志的团队想要打造全世界最好的电动舷外机。当时全球最大的一款产品是4000瓦,陶师正和同伴就想设计出6000瓦的产品,期待拿到国外参展一鸣惊人。
“参展商确实都震惊到了,都问我们从哪里来的。但所有人聊完这一句话,下一句都会说这个功率太大了,有没有1000瓦的。我们才知道,相比于世界上功率最大最好的舷外机,大家需要的是1000瓦的小功率产品。”陶师正至今仍深有感触。
此后,团队便更加注重科研、产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将其视为创业最重要的宗旨。
十余年来,跟随电池储能随电动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技术更加成熟,成本不断降低。以往越大的船需要越多的电池,现在电动船市场过了盈亏平衡的拐点,游览船、集装箱船、公务船等多点需求渐起。近年来新船多往电动化方向切换。
逸动科技的产品重点针对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的电动化、船联网与智能化进行技术创新。为了建立公司的护城河,逸动科技致力于把同类型产品做到比竞争对手效率高5~10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比如一个推进器里,电机驱动器、螺旋桨、电池系统等器件都要超过竞品,需要多个方案比对和分别进行上万小时测试。
在紧跟市场需求上,逸动科技吸取此前的经验,注重通过市场调研、参展、亲身实践等方式去掌握。公司还组建了帆船队,让工程师去玩船、参加水上运动比赛等,加深对行业和产品的了解。
目前,逸动科技已经从东莞松山湖走向全世界,在香港、深圳、上海设立研发和销售中心,在英国、美国、法国建立三大海外业务中心,销售网点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动船外机产品出货量全球领先。
创新不息,创业不止。陶师正认为自己的创业“成绩单”还有提分的空间:“我们在小功率的市场上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大功率的板块我们才刚进入不久,那是一片即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