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漫长的反复拉扯之后,谷歌在Chrome浏览器上禁用Cookie的决策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美国当地时间1月4日,谷歌方面宣布将对3000万Chrome浏览器用户开展测试,限制其使用第三方Cookie。据悉,参与测试的用户将会默认获得谷歌称为Cookie封锁工具的跟踪保护,具体表现就是在Chrome浏览器的URL栏中出现一个眼睛图标。
此前在2020年春季,苹果就率先开始了对第三方Cookie“动刀”,在Safari 12.1版本中加入了智能跟踪预防(Intelligent Tracking Prevention,ITP)功能,限制所有第三方Cookie。紧接着在2021年夏季,谷歌也宣布Chrome将使用FLoC(Federated Learning of Cohorts, 联邦学习群组)技术来代替第三方Cookie。然而彼时谷歌这一决策受到了海量广告商的抵触,最终搁浅。
事实上,Cookie是一项非常古老的技术、是由网景公司在1994年开发,它是http协议的一段附属信息,作为浏览器和服务器底层信息交换的一种方式,被广泛应用于辨别用户身份。简而言之,Cookie是一个记录用户身份的文本文件。它的作用就是假如用户访问了某一个网站,浏览器里就会储存这次访问的Cookie信息,如果你在一段时间内再次访问同一个网站,服务器就可以分辨出两次访问的用户是同一个对象。
相信大家在浏览器上访问不同网站时,会遇到浏览器提示是否存储账号密码,这其实就是Cookie的一种典型应用,此时只需同意存储,后续就可以实现在相关网站免登录。在没有Cookie之前,整个互联网都是“静态”的,因为网站根本没法记住是谁在与自己进行交互,所以有了Cookie之后,互联网才变得“鲜活”起来。
然而网站可以通过Cookie知道用户的身份,并且用户每次向网站发送请求都需要带上Cookie,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就不难猜测了。
毕竟Cookie所记录的登录状态、浏览历史都是极有价值的数据,有读取Cookie权限的网站自然也就会将其有效利用。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网站都是依赖广告来挣钱,网站站长往往是一个乃至数个广告联盟的成员,而广告联盟则是由百度、腾讯、亚马逊、Meta等互联网巨头主导。
作为获得广告营收的代价,网站为广告商的第三方Cookie就提供了场景,这就是为什么使用浏览器的时候可以发现,很多网站上往往不是只有自己的Cookie ,还有来自百度、谷歌、腾讯等公司的Cookie。这类数字广告巨头实际上就是通过分发的代码模块嵌入到不同网站中,来让这些网站实现显示广告的功能,而这些巨头的Cookie往往就包含在它们提供的广告代码模块里。
第三方Cookie的作用,就在于将用户在不同网站的行为给串起来,如此一来,广告商建立的用户画像又怎能不精准呢?举个例子,如果在百度上搜索了一款手机,随后打开微信后,可能就会发现朋友圈里居然出现手机的相关广告。这其实就是数字广告行业以Cookie为锚,跨越不同网站及平台来追踪用户的结果。
同时由于Cookie可以为每一位用户生成唯一的用户ID,并发送到广告商的服务器里,所以它又可以作为衡量网站广告效果的工具存在。
过去几十年间,这套商业模式让雅虎、谷歌、Meta、亚马逊、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成长为了一个个市值万亿的巨头。然而在当下这个用户愈发重视个人隐私的时代,谁都不希望有一双眼睛一刻不停地追踪自己在互联网中的一举一动。所以目前在绝大多数的浏览器里,实际上都提供了禁用第三方Cookie的选项。但问题是,知道第三方Cookie负面性的用户并不多。
因此淘汰第三方Cookie已然成为了大势所趋,同时也是互联网广告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变化之一,但作为一个稳定运行了三十年的体系,无数既得利益者的存在是阻碍其被淘汰的关键。毕竟没有了Cookie,广告如何触达目标受众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而苹果当年能在Safari上限制第三方Cookie,因为它是苹果,其封闭的围墙花园导致了没有竞争对手存在,广告主想要触及苹果设备的用户就只能遵守这一套规则。
可谷歌所面对的环境截然不同,Chrome并非是唯一的一款浏览器,别的不说,微软的Edge早已是虎视眈眈了。一旦没有了第三方Cookie,广告主在Chrome上投放广告的热情必然就会下降。所以这样来看,此次谷歌或许真的是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