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增长的浙商银行背后,存在着房贷不良率攀升,资本充足率下滑以及内控不严连连收到巨额罚单等诸多问题。
01 去年累计被罚超2700万元
天眼查显示,浙商银行成立于1993年,系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同时也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
近两年,浙商银行的业绩可谓不断向好。
据财报,2023年第三季度,浙商银行实现营收164.63亿元,同期增长3.04%。利润上,浙商银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53亿元,同比增长10.54%。
往前看,2023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32.27亿元,同比增长4.68%;归属于股东净利润77.43亿元,同比增长11.03%。
2022年该行营业收入为610.85亿元,同比增长12.14%;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36.18亿元,同比增长7.67%。
但与此同时,浙商银行也存在着诸多隐忧。
就在2023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浙商银行收到了年内最大的一张罚单。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12月29日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因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被罚没合计17345002.08元。同时,包括时任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副行长在内的13名责任人领罚。
柒财经注意到,去年,浙商银行几乎月月收罚单。
就在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被罚当日,因贷后管理不尽职,浙商银行连云港分行被罚35万元;因国内信用证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到位,浙商银行宁波分行被罚50万元。同在12月,因办理供应链融资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浙商银行临沂分行被罚款30万元。
11月27日,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分行因债权融资计划投资管控不到位;信用证贸易背景不真实,议付资金回流开证人;违规发放房地产贷款;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虚增存款;流动资金贷款审查不尽职,罚款160万。
同在11月,据央行宁波分行披露的罚单,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可疑交易报告等,被罚款15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整年,针对浙商银行及相关负责人的罚单已超过30张,涉及的金额超过2700万元。无怪乎有人称之为“将罚单领到手软”。
据公开资料,2018年至2021年短短三年内,浙商银行累计被罚金额超1.8亿元。而去年仍然月月收罚单,这表明浙商银行在内控方面没有进行有效的管控,仍然存在明显的漏洞。
02 资本充足率不断下滑
就在罚单公布的前两天也就是11月27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23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总额为1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发行完毕。
公告显示,本期100亿元债券为10年期固定利率品种,票面利率为3.50%,发行人满足一定条件可在第5年末进行赎回,本期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浙商银行的二级资本。
实际上,早在6月12日,浙商银行便通过A股配股发行计划来补充过资本充足率。彼时,浙商银行以股权登记日(2023年6月14日)收市后A股股本总数为基数,按每10股配售3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可配售A股总数为50.14亿股。不过与本次募资投向不同的是,彼时配股融资全部用于补充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
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但两者目标一致——补充资本充足率。
确实,自2019年至2022年末,浙商银行资本充足率连续4年出现下滑,分别为14.24%、12.93%、12.89%及11.6%。虽然在今年三季度末,浙商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83%,较上年末微增0.23个百分点,但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期资本充足率为13.33%,浙商银行比之低了1.5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不断下滑的背后,是其地产贷款不良率在不断抬头。
近几年来,浙商银行的房地产行业贷款一直维持在高位。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2022年末,浙商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金额分别为1483.41亿元、1652.08亿元、1687.24亿元及1668.27亿元,占当期贷款总额比例为14.4%、13.79%、12.52%及10.94%。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浙商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金额达1730.76亿元,相比去年末增加了3.75%,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10.47%,是第四大贷款行业。
从贷款集中度上来看,浙商银行的前十大借款人中,第一、第二、第五、第八大借款人均来自房地产业。
而且,该业务不良率不断走高。2021年,浙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仅为0.62%,但2022年已增长至1.66%,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又增长至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