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慧
12月21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4年会在北京举行,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全国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中央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等参加了论坛。
尚福林: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理事长、证监会原主席尚福林
尚福林表示,202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5年,将迎来“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凸显了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途径。
尚福林举例说,在金融领域,大数据技术帮助金融机构更精准地评估客户信用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人工智能从风险评估、智能投顾到交易策略优化,应用潜力广阔。金融科技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精准度和普惠性,正在改变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金融创新应当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需求,同时平衡好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创新潜力巨大。
楼继伟:多方协同发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全国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
楼继伟表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不断实践和理论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越来越丰富,包括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可持续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等多个方面,需要多方协同发力,各条路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楼继伟表示,金融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能够发挥作用。在支持科技创新驱动方面,商业银行要更大比例发放中长期贷款,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在经济的下行周期,信用风险抬升,商业银行会降低中长期贷款的比例,就要用政策工具加以缓释,如财政的贷款担保基金,有助于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银行的技术改造再贷款有助于降低银行贷款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解决民营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我国长期以来70%以上的技术创新都来自于民企,但商业银行对民企贷款给予更高的风险定价,原因是一旦出现风险会有更严格的问责,这是一个制度性的原则,要真正做到政府问责机构和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
杨伟民: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更多用于扩大消费
中央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
杨伟民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需求放在了九大任务之首,非常及时,很有必要。
对于如何扩大居民消费,杨伟民提了三点建议。首先,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更多用于扩大消费。2024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增加了1.26万亿元,加上四季度,全年可能在1.8万亿元。假定2025年净出口的缺口全部由投资弥补,明年居民消费要增加2.3万亿元。可见,明年稳增长的压力仍主要在居民消费。要降低增量财政用于投资的比重,提高用于支持消费的比重。
其次,大幅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收入。居民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是低收入群体规模大、收入低、消费少。假定低收入组的消费率是90%,其年人均消费支出是8293元,月支出只有700元。要加快做好政策实施的准备,更多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加快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农户拥有的住房可以出租、入股、合作等改革举措。
再次,支持消费型产业发展。若实行扩大居民消费的需求政策,产业政策也要与之配合。产业发展的总方针应调整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支持消费型产业发展。这有利于引导市场和各级地方政府重视消费型产业发展。要支持发展服务消费的供给,放宽市场准入,考虑制定服务业的负面清单,列出需要监管的领域,负面清单以外的,让经营主体和个体户去创造。同时,要支持扩大中高端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与消费,应适当放开一些对高端消费的限制。
王一鸣: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培育新动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
王一鸣表示,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国家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对改变经济下行的态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短期政策的刺激,难以解决持续的内生动力的问题。要解决内生动力的问题必须推进经济转型,能不能转向政府去培育消费、消费来引导投资的模式,值得研究。
王一鸣认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要通过科技创新去培育新动能。创新模式要从过去的“跟随式”模式转向“引领型”模式。过去偏重成套的终端产品,比如核电、水轮机、高铁、工程机械、通信设备,这些终端产品领域的集成创新取得了突破,但基础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软件还没得到根本突破。要从过去的“集成创新”模式转向“鼓励原始创新”的模式,在制度设计上有相应的调整。
此外,他认为,加快产业升级也是培育新动能。新质生产力要发展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从需求端来看,未来最大的动力是新型城镇化。同时,加快培育绿色发展的新动能,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总 监 制丨王 辉 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 陈 波 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