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现象,每天早上还没睁开眼的时候,就能够透过窗户听到叽叽喳喳的叫声,但在这里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本土的麻雀基本上都快要灭绝成为“稀有物种”,如今这些满街乱飞的都是“进口货”,那有人就好奇了我们本土的麻雀都去了那?
其实现在这种鸟叫作西伯利亚树麻雀,它们可不是像人一样坐着飞机来的,而是搭着20世纪50年代未中苏友好交流的“顺风车”来的,当时苏联为了帮助中国改善生态环境,特意送来了这些小家伙它们拖家带口,从遥远的西伯利亚、中亚地区一路东迁,来到了这片陌生的土地。
按理说初来乍到都得适应适应,这些小家伙愣是没害怕,它们个头比本土麻雀小一圈,羽毛颜色也淡一些,头顶和脖子后面还有一块栗褐色的“帽子”。
别看它们体型小巧,胆子却大得很,警惕性也非常之高,那双小眼睛滴溜溜地转,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马扑棱着翅膀就飞走了,动作比本土麻雀利索。
更厉害的是,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超强,本土麻雀喜欢在树上筑巢而树麻雀不挑地方,屋檐下、墙洞里,甚至空调外机上都能安家,同时它们也不挑食,虫子、谷物,或者食物残渣有什么吃什么,这就让它们在竞争中占尽了优势。
尤其是在城市里,很多地方都是高楼大厦取代了树木,本土麻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引进的品种却能轻松应对这种变化。
它们就凭借着这些优势迅速在中国的城乡扎下了根,从北方的黑龙江到南方的广东,从东部沿海到西部高原到处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也逐渐融入了中国的大街小巷,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部分。
可是中国土地上明明是有自己品种的麻雀的,为什么还要从国外引进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这还得从新中国刚成立那时候开始讲起,当时为了建设祖国,全国上下都充满了干劲儿。
本土麻雀那时候可是田间地头的常态,它们不像现在遍地都是的树麻雀,羽毛颜色更深,身上还有明显的黑色纵纹,圆滚滚的看着还有点可爱。
那时候麻雀和老百姓的关系也挺亲近,每天清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就像个天然的闹钟,老人们回忆起那段时光,总说那时候的麻雀多的是,孩子们也喜欢追着麻雀玩,麻雀也确实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吃害虫,也吃谷物,是大自然食物链中的一环。
可好景不长,1958年“除四害”运动开始了,麻雀被列为“四害”之一,一下子从“好邻居”变成了“全民公敌”。
要灭它的理由是麻雀数量太大了,而且吃粮食,会影响农业生产,现在回头看这个想法其实有点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到生态平衡的复杂性,就连著名的作家郭沫若还有鲁迅的弟弟都写文章批评了麻雀,说这种鸟是有害的繁殖能力强而且很懒惰。
那场运动的规模,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全国上下男女老少齐上阵,就是为了消灭麻雀,人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还在地里插稻草人,用尽各种方法不让麻雀落地休息,这样就让麻雀一直在天上飞,时间长了就会累死掉到地上。
这场运动对麻雀种群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项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一年,全国各个地方加起来就已经累计消灭了大约十几亿只麻雀。
一些地方的麻雀甚至一度都已经灭绝了,田野里都变得安静了许多,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被称为是害鸟的麻雀,其实并没有一开始宣传得那么坏,后来有生物学家研究过麻雀平时吃的东西,其中它吃的人类种植的粮食占得还不到一半。
也就是说它们虽然吃粮食,但也吃大量的害虫,对农业生产也有益处,没有了麻雀,一些害虫开始泛滥,反而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更大的损害。,这才让人们意识到,简单的“除四害”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破坏了生态平衡,这才把麻雀从四害的污名里给摘了出来。
树麻雀的大举入住,并没有完全把家麻雀赶尽杀绝,但是也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现在大家能看到的几乎都是从国外来的树麻雀的后代,而家麻雀则是生活在一些树林里,坚守着它们的祖传领地,经过专家的研究这两种麻雀居然还能“通婚”,也就是说它们可以互相交配,然后生出下一代的小鸟。
这些“混血麻雀”继承了父母双方的基因,羽色介于家麻雀和树麻雀之间,既有家麻雀的敦实稳重,又有树麻雀的灵活机警,这种基因融合可不是简单的“1+1=2”,新的麻雀种群,在适应性上有了更大的优势。
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取食也更加多样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虽然存在很多的优点,但是相应的本土麻雀的基因也被“混合”了,想要找到纯种的本土麻雀还是挺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