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将耳鸣对人体的影响分为4个方面:睡眠、思维和情感、听力、注意力集中,其中, 耳鸣继发睡眠障碍 是最常见的问题,患病率高达77%。
耳鸣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反过来,睡眠障碍很有可能会加重患者耳鸣的严重程度,让患者陷入恶性循环,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耳鸣的出现不仅与听觉皮层的传统特性,如兴奋性和自发性活动的增加有关,还与更广泛的 其他非听觉功能皮层区域 的改变密切相关,这些区域包括那些 负责调控注意力、记忆和情绪 等功能的部分。这些区域与 调控 睡眠活动 的皮层区域 高度重合 。当这些区域出现异常的电活动,比如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就可能导致听觉传导通路中的自发电活动增强或同步性改变,从而触发耳鸣。同时,这种异常还会激活 前额叶皮层 和 杏仁核 ,增强与情绪处理和自主身体功能相关的区域的电活动,进而可能引起睡眠障碍。
耳鸣患者睡眠障碍干预策略
耳鸣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 耳鸣的治疗 和 睡眠障碍的治疗 ,也可 同时进行 。治疗方法分为 药物 和 非药物治疗 。
01:药物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耳鸣的干预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尽管目前尚无任何一种药物获得FDA的批准且被公认为安全有效,但大多数药物还是 旨在减轻耳鸣所引发的不适 感 。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抗惊厥药、抗焦虑药、谷氨酸受体拮抗剂、镇静安眠药、前列腺素E1和肌肉松弛剂等。对于那些因耳鸣而遭受睡眠障碍的患者,通常会采用安眠药和抗焦虑药进行治疗。 然而,在实际临床治疗中,耳鸣患者很少服用安眠药,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患者害怕长期使用安眠药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只有少数患者愿意通过药物治疗来尝试改善失眠状况。
研究表明,抗焦虑药物对于伴随焦虑和失眠的耳鸣有一定的疗效,能够减少如多梦、易醒、失眠和烦躁等躯体化症状,通过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
02:非药物治疗
褪黑素是由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对提升睡眠有益,能够减少觉醒周期并缩短入睡所需时间,从而有效提高睡眠品质。此激素除了促进睡眠外,还具备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优化静脉灌流,并保护内耳组织不受缺氧伤害。褪黑素亦能降低肌肉紧张度,并有助于缓解鼓膜张肌的痉挛,进而减轻耳鸣。
国内研究指出,褪黑素主要用于治疗 急性耳鸣 ,常与 地塞米松注射联合应用 。国际上对褪黑素治疗耳鸣的研究较为广泛,其焦点在于褪黑素能有效减轻耳鸣,且具有较少副作用,同时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并减少夜间觉醒的次数。
2014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发布了一项《耳鸣临床应用指南》,其中推荐使用音乐疗法,认为这种方法可能对身体健康有益。音乐疗法是 以音乐作为载体 ,利用音乐独有的属性对人体产生积极作用,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现生理、心理及情绪的和谐统一,以消除心理障碍,促进或提升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该疗法主要应用于 减轻耳鸣的严重程度 ,但在改善由耳鸣引起的睡眠问题方面,效果则 相对有限 。
认知行为治疗(CBT)是一种集成的心理行为治疗方法,其核心在于转变患者的思维模式、信念和行为习惯,以消除不良认知,进而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这种方法由Morin等人在1993年提出,结合了认知疗法、刺激控制疗法和睡眠限制疗法。美国睡眠医学委员会后来推荐CBT作为 原发性失眠 的标准治疗方法,其手段包括睡眠教育、纠正对睡眠的错误观念和态度、实施放松训练、刺激控制以及睡眠限制等,旨在纠正患者的认知偏差。
CBT目前是 心理治疗 领域的一种主流方法,对于失眠和耳鸣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尽管如此,关于CBT在治疗伴有睡眠障碍的耳鸣方面的效果,目前尚未发现确切的文献支持。
由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使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设备进行治疗。众多国内外研究表明,脑电生物反馈放松治疗能显著改善 特发性耳鸣患者的心理状况 ,帮助他们放松,提升睡眠质量,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以及减少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
该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无不良反应、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中应用。然而,相较于口服药物,其费用可能稍高,且若患者住所离医院较远,可能影响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4-7-8呼吸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安德烈·韦尔所创,这一方法与中国传统的气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基于通过有意识的呼吸练习,使肺部充分吸氧,进而帮助氧气输送到全身,达到放松身心、促进睡眠的效果。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然后紧闭双唇,用鼻子轻轻吸气,并在心中默数至4;接着屏住呼吸,计数7秒;之后,再深深地通过嘴巴呼气,并持续8秒。这组吸气、屏息、呼气的动作需要完整重复至少3遍。
转移注意力:通过参与喜欢的活动或爱好,将注意力从耳鸣上转移开来。
保持身体和大脑活跃:通过适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维持身心健康。
培养新兴趣:尝试新的爱好或活动,以提高生活质量。
规律化生活:确保健康的睡眠模式和饮食习惯。
药物治疗:在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自主神经功能或激素调节药物。
合理安排身体能量活动时间:参加任何体育或其他高能量活动应安排在下午或傍晚。在睡觉前的最后2小时,需"关闭电源',调暗灯光,只进行低强度的能量活动,避免加剧电视节目或深夜讨论。
调整饮食习惯:注意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酒精会对睡眠产生负面影响,吸烟和睡前2小时内进餐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温牛奶具有镇静作用。
调整睡眠模式:当日常的睡眠模式受到干扰时(例如,当旅行或轮班工作时),在正常程序之外尽量少睡觉(小睡)。
制定规律合理的作息时间:不晚睡,不熬夜,不要在身体最需要休息的时候反其道而行之。一般来说,最佳睡眠时间是晚上的10-11点,尝试每晚固定时间上床睡觉,但同时只有在疲倦时才上床睡觉。
保证充足适宜的睡眠时间:每晚7小时的睡眠不仅有助于减少耳鸣的发生,更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
严重的睡眠障碍应寻求医生的帮助:应重视入睡困难、浅睡、易惊醒等睡眠障碍问题,必要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