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市同安区燕之屋生态产业园,一座现代化的燕窝智能工厂正以其创新的姿态,诠释着“一碗好燕窝,滋润天下人”的企业初心。作为新华社品牌工程成员企业,燕之屋用26年专注,在传统与创新的交织中,谱写着中国品牌的崭新篇章。
厦门市同安区燕之屋生态产业园。(供图)
燕之屋生态产业园园区规划包含燕窝智能制造、燕窝集成研发、智慧办公、工业旅游等模块。燕之屋燕窝文化展览馆详细展示了燕窝的形成、采集、燕屋的保护以及燕窝历史文化、食用功效等。一直以来,燕之屋奉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倡导保护东南亚的热带雨林。燕窝燃料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中,金丝燕雏鸟长大后燕农才会采摘燕窝,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模式,也是燕窝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工作人员讲解“燕屋”模型
在全透明的生产车间内,800名平均视力在5.0左右的挑拣师正专注地对燕窝进行纯手工挑毛。挑毛是一门“手到、眼到、心到”三者合一的技术,对挑毛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非常之高。卡在燕窝里的细小绒毛和黑点,处理起来会耗费非常大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燕之屋对于挑选品质的把控要求极高,在燕窝挑拣过程中,除了对洁净度的要求,还要尽可能保留燕窝完整形态,保证燕窝的丝缕口感和营养成分,用可见的匠心还原燕窝经典品质。
挑拣车间内,挑拣师们在专注工作
鉴于挑拣师们需长时间保持伏案姿态,燕之屋为她们定制了专属按摩椅,并科学安排定时休息时段,组织大家参与跳操活动和眼保健操,帮助缓解身体和眼部疲劳。这些暖心举措,不仅体现了企业对员工辛勤付出的关怀,更展现了燕之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科技创新是燕之屋的核心竞争力。今年5月投产的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占地36亩,建筑面积达82410平方米,是一座集智能制造、集成研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工厂。燕之屋燕窝研究院高级经理柳训才介绍,占地5000平方米的燕窝研究院设有9大科研平台,配备了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电子舌、微生物快速测定系统等多款专业电子设备,构建起一个从原料鉴别到成品检验的全方位质量把控体系,确保每一批次产品都能以高品质面向每一位消费者。截至今年8月,燕之屋已拥有151项专利,并发表了54篇学术论文,展现了强劲的科研实力。
在品质认证方面,燕之屋于2015年成为首家拥有CNAS认可实验室的燕窝专营企业,并相继通过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和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成为全球燕窝行业首个获得双重认证的燕窝品牌。2022年,企业更获批"第三十二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进一步彰显了其技术实力。
目前,燕之屋的产品架构包括了以经过筛选加工后的高品质纯燕窝为主的纯燕窝产品、以燕窝为基底,再添加其他滋补成分的“燕窝+”产品以及将燕窝作为其中一种成分,加入其他产品的“+燕窝产品”三大产品类别。燕之屋通过不断丰富迭代燕窝产品组合,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燕窝产品选择,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差异化体验需求。
燕之屋产品研发实验室
作为新华社品牌工程成员企业,燕之屋始终追求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同频共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战略,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努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自2019年起,企业在甘肃临夏州广河县建设乡村就业工厂,截至2021年3月已创造300个就业岗位,帮助277个家庭实现脱贫。在环保方面,作为燕窝行业“领头燕”,燕之屋积极响应“双碳”号召,全力推动透明工厂绿色转型升级,致力于减少生产、运营等过程以及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促进各环节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持续牵引产业链各方共建低碳社会,获得"产品碳足迹认证证书"等多项环保认证。
从传统工艺到智能制造,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布局,燕之屋立足科技创新,坚守品质匠心,以"智造"赋能传统产业,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头燕”。这家扎根厦门的企业,正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展现着中国品牌的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
(文/图 张霁萱 |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来源:中国日报网